为“敦煌女儿” 拍一部电影 目睹灵魂的卓越-尊龙官方平台

尊龙官方平台

为“敦煌女儿” 拍一部电影 目睹灵魂的卓越

时间 2024-03-10 14:41:42

1.png

电影《吾爱敦煌》敦煌首映式现场


2023年11月15日,由峨影第一出品的传记历史电影《吾爱敦煌》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举行首映礼。


首映前一天,封面新闻“大道”人文大家融媒报道小组从成都出发前往敦煌,探访敦煌研究院,与樊锦诗近距离接触,也通过导演苗月、主演陈瑾的讲述,还原了樊锦诗守护敦煌莫高窟的故事。


2.png

樊锦诗与陈瑾

拍电影始于一场专业考古报告



苗月是峨眉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,从事影视创作三十多年。近十年,她的电影作品注重对时代的关注、对女性命运的关注。其中,电影《天上的菊美》《十八洞村》《秀美人生》均获得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影片和个人曾获得过中国电影华表奖。

3.png

苗月(中)、陈瑾(左)与樊锦诗在一起


拍摄《吾爱敦煌》、结识樊锦诗,是苗月几十年电影导演生涯中一次特殊又难忘的经历。对于拍一部以自己为主角的电影,樊锦诗一开始并不乐意,“她一直强调,敦煌研究院的事业是一代代守护敦煌的前辈传承下来的,是大家共同的事业,而她只是其中的一份子。不能把焦点放在她一个人身上。”苗月不断对樊锦诗解释,电影故事片一定要有人物,要有故事,所以《吾爱敦煌》一定要以她的人生故事为主线,来呈现一代代考古人与敦煌的故事。“本着将重点放在敦煌文物保护推广的宗旨,樊老同意拍摄,并多次强调,不要夸大她本人。”


4.png

樊锦诗在敦煌研究院


面对苗月带领的这一群电影工作者,樊锦诗首先讲了很长时间的专业考古报告。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陈瑾还能清晰记得,“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聆听这么专业的考古报告。樊老的讲述完全是忘我的、滔滔不绝的。其实我们都很懵,因为考古报告实在太专业了。讲完考古报告,樊老才开始断断续续讲自己和敦煌、和敦煌研究院、和莫高窟的故事,讲她自己当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期间,她直接参与的莫高窟的保护等等往事。一群做电影的人,在一次次倾听老人讲述往事的过程中,为老人的生命状态所震撼:清晰敏捷的思维和缜密周全的记忆,哪里像一个年逾八十的老人啊!虽然她看起来很瘦弱,但她整个人散发出一种极其强大的能量场。”


5.png

樊锦诗



被樊锦诗“塑造”的演员



2023年11月15日下午,“我心归处是敦煌”——《吾爱敦煌》敦煌首映礼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举行。临近4点,樊锦诗乘车来到中心大门口。她穿着黑色棉上衣,黑色裤子,一双休闲鞋,手中拿着一根拐杖。透过眼镜的双眼穿透力很强,整个人精气神儿十足。当樊老出现在首映礼的那一刻,现场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。


6.png

陈瑾(右)与樊锦诗


樊老上台分享了她对电影《吾爱敦煌》的肯定,“这个电影不好拍。时间跨度长达60年,而且既要表现具体的个人,又要表现群体,很难拍的。你们制作人员很不容易。刚才放映期间,观众席多次响起掌声,说明效果是不错的。感谢你们的劳动。”


片中扮演中年、老年樊锦诗的演员陈瑾,其表演也得到了樊老的高度肯定。更有樊锦诗的同事在看完影片后表示,陈瑾的表演非常符合樊院长这个人物,就连嗓音都表现得非常理性、知性。


7.png

樊锦诗


成功饰演樊锦诗,给陈瑾带来的不仅仅是表演上的一部作品,更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一次净化和提升,“一个人如果以纯粹、专注的心,去从事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往往就容易取得成就获得认可。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,也都很向往。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,能如樊老这样做到一生如此专注呢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见的最多的还是朝秦暮楚、患得患失,这山望着那山高。不知不觉中,就在这种状态中,失去了专注和纯粹。其实,我们做演员这一行当也是如此。能一直坚持不受别人影响,只是因为喜爱而从事演员工作并且能坚持到最后的,只是少数人。”


扮演樊老的过程,也是陈瑾逐渐深入樊老内心世界的过程。“她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留在敦煌?除了对文物考古事业的真心热爱,以及义不容辞的责任感,她内心是否也曾有过离开的想法?”这些都是陈瑾一点点摸索,“樊老师很坦诚地告诉过我,她不是没有想到过要离开,与自己两地分居的家人团聚。但因为种种因缘际会,没有走成。而且,当时的敦煌恰好缺乏像她这样的专业考古人才,强大的责任感,促使她也没有真正想离开。她也就越来越坚定地意识到,自己的命运就是扎根敦煌。”


太平洋影城公众号
峨影频道公众号
87333890
邮编: 610072
传真: 87319361
地址: 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
网站地图